電子報
電子報 No.24-藝術面面觀
發表於 2013-10-25
觀看次數:1,063
小朋友,你知道最近風靡全臺的黃色小鴨嗎?它是由荷蘭設計師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所設計的,他認為在巨大的鴨子面前,人們變得渺小而平等。透過這隻不具有任何政治立場或暗示的和平使者,將帶給人們無國界的感覺,來傳遞愛與和平的精神。
像這樣的裝置藝術在臺灣愈來愈盛行了,位於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道旁,佇立著一對對的工人漁婦雕像,他們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透過邀請與公開徵件的方式,讓創作者從不同觀察角度畫出高雄文化與海洋城市意象。
臺中市的勤美術館戶外以「手打村落」的概念,分為大地的牧場「日晷牧場」以及森林的聚落「隱形小屋」兩大創意區塊,結束不久的綠圈圈夏日藝術祭在牧場上放上一大片消暑西瓜,隱形小屋則被裝飾成巨大的牛奶盒小屋,一旁的行道樹上,鳥屋商店正開張。
除了大型的裝置藝術,軟性的表演藝術也十分盛行。臺北的華山藝文中心一直致力於藝文活動的推廣,今年的藝術生活節以「藝同作伴-用藝術創作每天生活的腳本」為規劃概念,創造專業表演藝術者和一般民眾參與的活動類型,如:示範演出、藝術大街體驗、可以NG劇場展、限時好票亭…等體驗項目,同時,更精心推出「焦點劇場」及「創意小劇場」系列劇場節目,展現臺灣表演團隊的傑出創作。
藝術其實不斷發生於生活之中,除了以活動方式呈現,藝術生活更著重藝術於日常生活的應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場域可能遭遇及體驗之藝術,都可能包容在內。讓我們一起用心留意生活周遭之美的事物,從日常培養美的感受及審美能力,進而實踐於生活,達到孔子所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境界。
【愛學網–電視館】
• 九年一貫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二):實踐與應用篇-相招來表演
• 第12部:表演藝術科教學現場有戲劇和舞蹈課-臺北市萬芳高中蕭文文老師 (藝術與人文)
【愛學網–學習萬花筒】
• 地景藝術
• 公共「玩」藝術:景觀裝置
• 表演藝術
資料來源:
黃色小鴨臺灣首站–高雄
勤美術館
2013臺灣藝術生活節
102年教育部美感教育音樂標語及圖文創作徵選
「全國學生圖畫書創作獎」開辦至今邁入第8年,徵選對象為國小、國中、高中(職)組及大專組在學學生,已彙集1萬4千多位國小至大專學生的想像魔力,創作出1萬1千餘件適合3至12歲兒童閱讀的原創性作品,每年出版的套書亦相當受歡迎,今年更首度規劃「電子書」服務,已簽定合作協議,未來將提供歷年特優得獎作品30餘件,架設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臺,達成「知識無國界、閱讀無界限」,提升閱讀管道的多元性。
今年獲「特優」的作品,創作靈感大多來自生活經驗,國小低年級組許智崎同學的「我愛泡泡」,從喜歡泡泡,進而追尋並觀察泡泡的現象,是一個單純而美妙的故事;國小中年級組黃愉婷同學的「芒果大事」,故事自然流露天真無邪的童趣;國小高年級組孫俐琦同學的「大人的聖誕老公公-土地公」,巧妙的比喻成功拉近傳統和兒童世界的距離,不只敘述土地公,更以阿嬤、孫女、兩隻狗及拜拜等互動,增添故事的豐富性。
而國中組呂品嫻同學的「阿嬌嬤」深受評審肯定,敘述身心障礙者阿嬌嬤的一生,彷彿一部電影,以人道關懷去看待與自己迥異的生命經驗,是平實卻可以令人動容的難得作品;呂品嫻同學的媽媽表示,故事內容是品嫻和姨婆的真實互動及生活經驗,媽媽不只鼓勵她創作,更希望孩子懂得付出和關心身邊的人,品嫻自小愛畫畫,初次參加該比賽即獲肯定,相當高興;高中(職)組賴琬蓉同學的「培多找媽媽」,大膽設定為非快樂結局的故事,出人意外,更耐人尋味;大專組黃馨瑩同學「星星掉下來了」將星星擬人化與主角日常互動都讓故事更具魅力。
報導全文請見:http://www.edu.tw/news1/detail.aspx?Node=1088&Page=21344&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位於宜蘭縣的羅東鎮的北成國小,曾經是東臺灣最大的小學,以「人文、樂¬活、科學、藝術」為課程主軸。校長十分重視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儘管媒體的專業技能非常難訓練,還是決定成立〈北成SNG小記者〉社團,由孩子負責媒體中心的運作。因此,不需老師協助,小記者都能自己獨立完成每次的轉播工作。
本身也是攝影愛好者的李易倫老師,負責帶領這群孩子,針對四升五年級的小朋友,採取社團方式報名,由校內媒體組老師進行徵選,再依學生的興趣及能力做分組,規劃他要參與的方向。從簡易器材入門,先用簡單的相機、手機拍攝,讓孩子知道使用器材並不是那麼可怕,熟練後就可練習操作專業的導播機、混音機。
不同於傳統以文字來記錄,北成的孩子們用影片來說故事。
推薦影片:宜蘭縣北成國小-停格:校園狂想曲
運用停格動畫技術,記錄北城國小學童的生活點滴,結合精選配樂為影片添增卡通般的歡樂氣氛。
臺中市霧峰區僑榮國小在921地震後重建,校園景觀樸質而典雅。學校除了自治會攝影組同學記錄校園活動外,僑榮國小各班級使用攝影器材的情況也很普遍。老師認為,假若不讓孩子接觸,他們永遠也學不會。
老師同時也將媒體近用的概念體現在服務學習中,帶領孩子到瑪利亞教養院以及安養中心,擴展生活範圍,學著關懷智能障礙的小朋友和年長的阿公阿嬤。有著天使心的僑榮師生,運用媒體工具傳遞社會正面能量,也將善念的種子深植每個孩子心中。
推薦影片:臺中市僑榮國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同學們利用綜合課討論活動設計,到安養院表演可愛舞蹈、扯鈴,逗長輩歡心,陪伴老人家。在這部片中看到,有小朋友畫出爺爺奶奶的素描相,還有小男生教阿嬤講ABC,真的相當用心可愛!
參考資料:
教育廣播電臺【媒體DIY】勇氣小鐵人
教育廣播電臺【媒體DIY】瑪利亞的天使心
教育廣播電臺【媒體小尖兵】第五集「以媒體傳遞善念 讓教育紮根校園」
「恨19歲女友兵變,恐怖情人勒斃母女」、「大學生虐殺貓咪遭判刑」這類新聞,在媒體上屢有所聞,對於生命的價值與尊重,是現在學生必須學習的課題,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已經十幾年,今年首度將10月定為「生命教育月」,希望透過各項活動,讓學生從中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生命教育月」是以「愛己、愛人、愛地球」為3個層次,分別定第一週:「生命教育的本質-I‧愛‧生命」、第二週:「培養堅韌的生命力-給逆境按個讚」、第三週:「社會關懷-愛一直都在」、第四週:「樂活節能的生活-搶救北極熊」等4項主題週,邀請全國各級學校一起來推動辦理各項生命教育活動。
經調查統計,今年10月份全國各級學校約2,737校共同響應生命教育月活動,4主題週總計辦理約8,686項活動。教育部期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瞭解,探索與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並發展獨特的生命,增加學生正向思考能力,勇於面對挫折,在逆境中仍能樂觀以對,以引導學生關心生態,愛護環境,珍惜擁有的生活。
報導全文請見:
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832
臺灣藝術教育網是由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所建置,希望藉由活潑、有趣的導覽介面以及豐富教育資源,觸發兒童對藝術的興趣,引領兒童進入藝術國度、啟發無限想像力。
網站內容分為關於我們、徵選公告、藝文報報、圖書推薦、互動遊戲、作品欣賞、好康下載和網站導覽等單元。其中,「徵選公告」和「藝文報報」兩單元特別挑選適合國小學生的藝文資訊;「作品欣賞」則提供全國圖畫書創作獎及世界兒童精品系列展等網頁觀摩,增加兒童學習的機會,培養更寬廣的視野。
網址:http://ed.arte.gov.tw/child/index.aspx
由文化部主辦,自2010年起辦理首屆「華山藝術生活節」,由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簡稱表演藝術聯盟)策劃執行,以「表演藝術」為主軸,打造臺灣首創「定時」、「定點」、「聚焦」的藝術節。
今年以『藝同作伴-用藝術創作每天生活的腳本』為規劃概念,透過多元策展面向,創造專業表演藝術從業者和一般民眾參與之豐富多樣的活動類型,如:「示範演出」、「戶外表演」、「藝角度展覽」、「藝術生活節導覽」、「文化論壇」、「工作坊」、「藝術大街體驗」、「表演藝術書店」、「大藝術家夜總匯」、「可以NG劇場展」、「限時好票亭」…等體驗項目,同時,更精心推出「焦點劇場」及「創意小劇場」系列劇場節目,展現臺灣表演團隊的傑出創作,於舉辦期間,由創作社劇團、金枝演社劇團、飛人集社劇團、二分之一Q劇場、沙丁龐客劇團及黑眼睛跨劇團,分別於四連棟B棟及果酒禮堂演出。
活動期間:2013/10/10(四)~ 2013/11/03(日)
活動地點: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活動網址:http://www.hlaf.com.tw/
為導正學生受諧音字影響,常常寫錯別字的現象,施教麟老師在國中7年級設計「大有名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從生活周遭發現的有趣諧音店名開始,在課堂上從六書中正確辨析字體,再從商店招牌命名活動,開發學生創造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習得「帶得走」的能力。
在課程實施前,施教麟老師請學生留意生活周遭事物或上網搜尋有趣的諧音店名,再藉由學習單的設計,引導學生分析諧音招牌設計目的,並探討原本字詞或成語的正確用法。例如,有學生看到料理店取名叫「無餓不坐」、飾品店取名叫「有戒有環」,小吃店取名叫「順水推粥」,覺得店名非常響亮且有趣,但與課堂所學的成語寫法不同。施老師即請學生透過學習單,紀錄店家販賣的商品、店名設計的用意、正確的用字遣詞,並對照六書中的「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藉」,分析字詞或成語的用法。
影片欣賞:http://stv.moe.edu.tw/?p=260319
「媒體小尖兵」是台灣第一個以新移民二代為主題的節目。節目內容融入了許多新北市與新移民第二代的創意元素,精采動人,極具啟發性。片頭動畫製作更是由新北市新泰國小新二代同學所合力完成,作品風格創意有味,不輸專業作品。
影片內容共分為四大單元:《世界咖啡杯》介紹當地服裝、飲食等文化;《真人圖書館》介紹父母的愛情故事及移工的畫作;《故事花園》包含媽媽說故事、朗讀詩詞、兒歌吟唱等母語教學;《媒體DIY》蒐集觀眾投稿作品。
影片欣賞:http://stv.moe.edu.tw/?p=26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