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標題【國際交流】對話型藝術鑑賞--2018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訪台
影片說明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以「臺灣美力基地、亞太社群網絡」為設立宗旨,而日本位於亞太地區,在美感教育方面亦有深厚基礎。為擴大美感教育研究之視野,增加美感教育實務交流之經驗,本研究室在104年10月首次前往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參訪,而隔年的105年3月,武藏野美術大學造訪臺灣,並前往新北市的新北高工與桃子腳國中小學進行實驗教學,在去年春天他們亦到訪了關渡國小、敦化國中兩所臺北市立中小學,而今年武藏野美術大學再度來到臺灣,將其所推廣的「對話型藝術鑑賞」教學架構持續與臺灣學校分享。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師生於107年3月12日、13日分別至高雄福山國小、臺南後甲國中進行實驗課程教學,並於課後與臺灣的校長、主任及老師們進行教學心得討論。此外,也於3月15日至國家教育研究院參訪教科書圖書館,進行臺日的藝術與教育交流。 ●何謂「對話型藝術鑑賞」教學架構: 「對話型藝術鑑賞」為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三澤一実教授所提倡,此鑑賞方式將鑑賞過程分成為四個層次:1.從材料、色彩、形式、技法、構圖等方面,進行「事實解讀」;2.從主題、意義表現等方面,進行「意味生成」的詮釋;3.從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文化脈絡,以及布展的場所、空間及環境等方面,理解作品的「社會性」意義;4.綜合評鑑,形成個人的藝術詮釋。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藝術鑑賞教學模式可參閱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陳伯璋,〈嚮美-享美-想美:日本參訪報告〉,《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年5月)。
-
製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
-
類型
影片
-
製作年份
2018
-
關鍵字 / 詞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APOAE、武蔵野美術大学、Musashino Art University、MAU、對話型藝術鑑賞、対話型鑑賞、Tabimusa Project、福山國小、後甲國中
-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