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進階搜尋 領域學科: 領 域 請選擇領域別 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 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 議 題: 請選擇議題 核心素養: 請選擇核心素養 年度期間: 請選擇年度期間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 請選擇年度期間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製作單位: 請選擇製作單位 本院 其他 搜尋方式: 精確 模糊 註冊 / 登入 服務導覽
影片標題簡志明-用建築關懷社會 影片說明 發起「義築」行動,號召建築者及志工進入偏鄉與部落,利用在地的材料,打造閱讀書屋、手工藝教室等一個個溫暖空間。但是,實際投入義築的行動才發現,義築不是一種上對下的施捨,而是一種想互的交流與學習,簡志明覺得,只有敞開心胸,你才可以獲得更多。 觀看次數:3,096 滿意度調查 讚 9 收藏 檢舉 影片下載 下載影片後設資料 × 本影片完整講稿簡志明-用建築關懷社會 我希望 人人都可以 蓋自己的房子 可以有機會 提出自己想要蓋房子的想法 然後把它蓋出來 新竹北平國小樹屋 可能禮拜二下午的綜合課就是 大家會一起去那裡(書屋)刷防火漆之類的 蓋房子的時候就是 可以學到一些榫接的技巧 雖然過程還滿辛苦的 可是看到成品會覺得 還滿開心的 各位同學 大家有沒有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呢 今天說要為大家介紹的簡志明建築師 就是一位專門教大家蓋房子的高手 這邊要橫樑 沒錯 然後這邊有一支柱子 這邊有一支 柱子 然後這邊應該也會需要有柱子 走進位於臺灣鄉村的一個小型工地 你總是能看到一個明亮的身影 正聚精會神的討論的建築的相關細節 他就是簡志明建築師 目前是台灣義築協會的執行長 他率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運用自己建築地專業深入偏鄉 因為需要幫助的人完成一棟棟夢想的建築 我在大概研究所的時候 有段時間出國要發表 我印像很深刻去歐洲 那個西班牙發表的時候 身體不好 那我們以前念建築很常熬夜 然後後來在國外病倒 後來過沒多久就休學 尤其爸爸 爸爸說一句話 如果你就這樣離開了 你對社會根本沒什麼貢獻 然後最件事情就 他讓我去想說 那什麼樣才是有貢獻 多年前的一次生病的經驗 讓學建築地簡志明開始思考 自己能用建築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呢 我就在想說這種高端的數位工具 都是在服務社會的前端 那我就很困惑說那社會的 後端遠端怎麼辦 然後之前就是很困惑這件事情 偶爾有一天晚上 我在幫一個業主畫3D圖的時候 我真的很困惑 這是我一輩子要走的路嗎 空有建築的專業 卻只能為少數人服務 簡志明下定決心 運用自己專業的建築知識 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其實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 我們看到醫療的工作者 他們可以去到偏鄉做義診 那建築工作者 有沒有機會 用建築術進到偏鄉 本著幫助更多人的想法 讓簡志明的人生有了全新的方向 就這樣 一個以尊重在地 並且與在地民眾共同合作的 台灣義築協會誕生 但是第一次的義築計畫 卻給了簡志明極大的震撼 我感受到很大的差異是 以前我們在都市裡面 在辦公室在冷氣房工作室畫圖 總認為在 另外一個區域的人一定會需要它 然後我真的進到第一現場的時候我才發現 那個是 常常是設計者 或是菁英的建築教育裡面 一廂情願的做法 參與真正的義築行動後 簡志明才發現 原來在地民眾對於建築的想法與經驗 與課本上數學習到的建築師知識 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一開始跟部落的人討論 竹子要去部落的某一戶人家的 林地裡面砍下來 後來部落的頭目就跟我們說 其實還有一個更棒的方法 不要從外面砍竹子進來然後挖基礎 然後再把竹子變成柱子放上去 然後架成房子的骨架 他說最棒的方式就是 你挖了洞放竹筍進去 柱子的地方都放竹筍 然後三年後它就直接變成柱子啦 這超棒超生態的 我其實有被這個想法震撼到 超棒的 就是很多這種人定不勝天 依順自然的方式 長出建築 一連串嶄新的體驗 挑戰著簡志明既有的想法 也讓他逐漸有了新的領悟 我覺得最善解人意的設計是進到第一線 跟第一線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去理解他們的需求 然後看看建築或設計可以 帶給他們什麼樣的解決方案 過去我們常犯一個問題就是我們 自己為比 需要被幫助的人還優越 所以我們帶著大量的資源 說我們去幫你們 那當我們離開的時候 其實可能留了一大堆的垃圾 或留了很多他們其實不是真的需要的東西 所以當志明那時候他去到部落 他想去了解 我們到底來這裡能夠做什麼樣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是 可能是部落或是國小他們自己願意 或自己希望要的 你知道學習的原比貢獻的來得多 那最終我們希望是讓部落的族人們 還有國小的老師學生們 他們會覺得他們這個案子做起來 就是他們一起共同創造出來的東西 不是一群外來人送給他們 或來只是用外來的觀點 植入到他們的場域的一件事情 透過尊重與了解 並且與在地民眾相互合作 讓簡志明更能體會在地的需求 其中位於新竹縣新埔鎮北平國小的樹屋 就是大家共同參與的最好回憶 因為這個樹屋 我的材料不要求說什麼美觀啦 我覺得反而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木頭來做起來 我覺得反而有那個野味 好棒喔 那種趣味感才有 對啊 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然後我們遇到一些困難 他都很願意的去透過他的一些討論 然後他提供我們一些專業的想法 其實我們這叫做共創、共享、共學 其實這個東西 就是一個這樣的一個作品 它對他來說是學習 但對我們來說也是另外一種學習 因為建築在學校來說 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 那孩子對他們來說也是很新奇的事情 那這些過程中 互動中 我們真的是彼此學習 互相成長 所以很高興有這個機會 那這次有這個機會是讓孩子們去體驗 他們不用釘子 他們不需要鋼筋水泥 他只需要傳統的木頭 然後去找到位子去把它卡進去 原來這樣敲敲打打就可以 變成一棟的房子出來 對孩子來講那是非常非常特別的體驗 我們這個樹屋 我們跟義築協會有很好的緣份 讓這個建築物能到我們學校來 我覺得那種感覺很棒 那是我們學校師生和家長 一起建造的一棟美麗的樹屋 而且很有回憶 如今運用這樣相互合作 與經驗分享的方式 不僅讓義築團隊受到廣大的迴響 也完成了眾多的作品 團隊甚至遠赴國外 將臺灣義築助人的理念 傳遞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敞開心胸 去廣納四方的意見 有時候把雙手打開 然後會發現更多 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閱讀完整講稿 關於 分享 製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 類型 影片 製作年份 2017 關鍵字 / 詞 建築師、臺灣義築協會、社會關懷、自然環境、部落營造、名人講堂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instagram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社群 本篇影片資源網址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 檢舉原因: × 影音檔案播放路徑 mpd 播放路徑1 m3u8 播放路徑2 會員專屬功能 × 請先登入會員,方能使用該功能 登入愛學網簡單快速,愛學網提供豐富教學影片資源,會員登入後有課程地圖、虛擬教室、收藏教學影片、下載教學影片、下載教學手冊...等,提供老師及學生更多更完整的教學功能。
影片標題簡志明-用建築關懷社會 影片說明 發起「義築」行動,號召建築者及志工進入偏鄉與部落,利用在地的材料,打造閱讀書屋、手工藝教室等一個個溫暖空間。但是,實際投入義築的行動才發現,義築不是一種上對下的施捨,而是一種想互的交流與學習,簡志明覺得,只有敞開心胸,你才可以獲得更多。 觀看次數:3,096 滿意度調查 讚 9 收藏 檢舉 影片下載 下載影片後設資料 × 本影片完整講稿簡志明-用建築關懷社會 我希望 人人都可以 蓋自己的房子 可以有機會 提出自己想要蓋房子的想法 然後把它蓋出來 新竹北平國小樹屋 可能禮拜二下午的綜合課就是 大家會一起去那裡(書屋)刷防火漆之類的 蓋房子的時候就是 可以學到一些榫接的技巧 雖然過程還滿辛苦的 可是看到成品會覺得 還滿開心的 各位同學 大家有沒有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呢 今天說要為大家介紹的簡志明建築師 就是一位專門教大家蓋房子的高手 這邊要橫樑 沒錯 然後這邊有一支柱子 這邊有一支 柱子 然後這邊應該也會需要有柱子 走進位於臺灣鄉村的一個小型工地 你總是能看到一個明亮的身影 正聚精會神的討論的建築的相關細節 他就是簡志明建築師 目前是台灣義築協會的執行長 他率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運用自己建築地專業深入偏鄉 因為需要幫助的人完成一棟棟夢想的建築 我在大概研究所的時候 有段時間出國要發表 我印像很深刻去歐洲 那個西班牙發表的時候 身體不好 那我們以前念建築很常熬夜 然後後來在國外病倒 後來過沒多久就休學 尤其爸爸 爸爸說一句話 如果你就這樣離開了 你對社會根本沒什麼貢獻 然後最件事情就 他讓我去想說 那什麼樣才是有貢獻 多年前的一次生病的經驗 讓學建築地簡志明開始思考 自己能用建築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呢 我就在想說這種高端的數位工具 都是在服務社會的前端 那我就很困惑說那社會的 後端遠端怎麼辦 然後之前就是很困惑這件事情 偶爾有一天晚上 我在幫一個業主畫3D圖的時候 我真的很困惑 這是我一輩子要走的路嗎 空有建築的專業 卻只能為少數人服務 簡志明下定決心 運用自己專業的建築知識 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其實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 我們看到醫療的工作者 他們可以去到偏鄉做義診 那建築工作者 有沒有機會 用建築術進到偏鄉 本著幫助更多人的想法 讓簡志明的人生有了全新的方向 就這樣 一個以尊重在地 並且與在地民眾共同合作的 台灣義築協會誕生 但是第一次的義築計畫 卻給了簡志明極大的震撼 我感受到很大的差異是 以前我們在都市裡面 在辦公室在冷氣房工作室畫圖 總認為在 另外一個區域的人一定會需要它 然後我真的進到第一現場的時候我才發現 那個是 常常是設計者 或是菁英的建築教育裡面 一廂情願的做法 參與真正的義築行動後 簡志明才發現 原來在地民眾對於建築的想法與經驗 與課本上數學習到的建築師知識 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一開始跟部落的人討論 竹子要去部落的某一戶人家的 林地裡面砍下來 後來部落的頭目就跟我們說 其實還有一個更棒的方法 不要從外面砍竹子進來然後挖基礎 然後再把竹子變成柱子放上去 然後架成房子的骨架 他說最棒的方式就是 你挖了洞放竹筍進去 柱子的地方都放竹筍 然後三年後它就直接變成柱子啦 這超棒超生態的 我其實有被這個想法震撼到 超棒的 就是很多這種人定不勝天 依順自然的方式 長出建築 一連串嶄新的體驗 挑戰著簡志明既有的想法 也讓他逐漸有了新的領悟 我覺得最善解人意的設計是進到第一線 跟第一線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去理解他們的需求 然後看看建築或設計可以 帶給他們什麼樣的解決方案 過去我們常犯一個問題就是我們 自己為比 需要被幫助的人還優越 所以我們帶著大量的資源 說我們去幫你們 那當我們離開的時候 其實可能留了一大堆的垃圾 或留了很多他們其實不是真的需要的東西 所以當志明那時候他去到部落 他想去了解 我們到底來這裡能夠做什麼樣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是 可能是部落或是國小他們自己願意 或自己希望要的 你知道學習的原比貢獻的來得多 那最終我們希望是讓部落的族人們 還有國小的老師學生們 他們會覺得他們這個案子做起來 就是他們一起共同創造出來的東西 不是一群外來人送給他們 或來只是用外來的觀點 植入到他們的場域的一件事情 透過尊重與了解 並且與在地民眾相互合作 讓簡志明更能體會在地的需求 其中位於新竹縣新埔鎮北平國小的樹屋 就是大家共同參與的最好回憶 因為這個樹屋 我的材料不要求說什麼美觀啦 我覺得反而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木頭來做起來 我覺得反而有那個野味 好棒喔 那種趣味感才有 對啊 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然後我們遇到一些困難 他都很願意的去透過他的一些討論 然後他提供我們一些專業的想法 其實我們這叫做共創、共享、共學 其實這個東西 就是一個這樣的一個作品 它對他來說是學習 但對我們來說也是另外一種學習 因為建築在學校來說 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 那孩子對他們來說也是很新奇的事情 那這些過程中 互動中 我們真的是彼此學習 互相成長 所以很高興有這個機會 那這次有這個機會是讓孩子們去體驗 他們不用釘子 他們不需要鋼筋水泥 他只需要傳統的木頭 然後去找到位子去把它卡進去 原來這樣敲敲打打就可以 變成一棟的房子出來 對孩子來講那是非常非常特別的體驗 我們這個樹屋 我們跟義築協會有很好的緣份 讓這個建築物能到我們學校來 我覺得那種感覺很棒 那是我們學校師生和家長 一起建造的一棟美麗的樹屋 而且很有回憶 如今運用這樣相互合作 與經驗分享的方式 不僅讓義築團隊受到廣大的迴響 也完成了眾多的作品 團隊甚至遠赴國外 將臺灣義築助人的理念 傳遞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敞開心胸 去廣納四方的意見 有時候把雙手打開 然後會發現更多 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閱讀完整講稿 關於 分享 製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 類型 影片 製作年份 2017 關鍵字 / 詞 建築師、臺灣義築協會、社會關懷、自然環境、部落營造、名人講堂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instagram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社群 本篇影片資源網址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