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進階搜尋 領域學科: 領 域 請選擇領域別 語文領域-國語文語文領域-英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數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科技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本土語(閩東語)本土語(原住民族語)新住民族語臺灣手語請選擇領域別請選擇領域別語文領域-國語文語文領域-英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數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科技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本土語(閩東語)本土語(原住民族語)新住民族語臺灣手語 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請選擇學習階段 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請選擇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請選擇學習表現 議 題: 請選擇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家庭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資訊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請選擇議題請選擇議題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家庭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資訊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核心素養: 請選擇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請選擇核心素養請選擇核心素養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年度期間: 請選擇年度期間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 年度期間: 請選擇年度期間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製作單位: 請選擇製作單位 本院 其他 請選擇製作單位請選擇製作單位本院其他 搜尋方式: 精確 模糊 註冊 / 登入 服務導覽
影片標題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Ⅳ:史學泰斗─錢穆(1895~1990) 影片說明 錢穆(1895-1990)江蘇無錫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中學創校人。現代四大史學家中論著多、功力深、境界高之第一人。認為教育是一種具有永恆價值的工作,不要只是種桃、種李、種春風,也要種松、種柏、種永恆。 影片章節 選擇影片章節播放 第一段,中學時受屠孝寬、呂思勉啟蒙,立志於經史研究 第二段,於香港成立「亞洲文商學院」創「新亞書院」致力於栽培有志青年 第三段,受邀來台,長期於素書樓講學和著述 第四段,錢穆大事紀 滿意度調查 收藏 檢舉 影片下載 下載影片後設資料 × 本影片完整講稿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IⅤ:錢穆 錢穆 1895年 生於今江蘇省無錫縣 七歲接受傳統私塾教育 十歲進入無錫私立果雨小學就讀 三年後考上常州中學堂 在屠效寬 呂思勉 兩位老師的教誨之下 錢先生立至於經史研究 他們兩位呢 是錢先生自己認為 是他在中學時代 影響他最大的兩位老師 也是算是研究歷史啟蒙的老師 1911年 錢先生轉入南京私立中英中學 不久辛亥革命爆發 中英中學應局勢不穩被迫解散 錢先生輟學返家 從此未再受學校教育 轉而從事教育工作 是在地區性的小學教書 所以他開始去注意整個的 當時發生的世界大事 都是靠著報紙 1912年 錢先生出任無錫三兼小學教師 他效法古人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之精神 於191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 論語文解 1923年 錢先生擔任無錫第三師範學校國文老師 自行編篆講義 此為錢先生開展學術道路的契機 錢先生任教第二年編著的講義 結集成論語要略一書 第三年編著孟子要略 而第四年完成國學概論一書 至今仍是國學的重要教材 他說重要的是一個幾千年下來的 民族的思想和學術 必然有它的一致性 1935年 錢先生出版先秦諸子繫年一書 此書尚未正式出版 就被著名學者顧頡剛先生所賞識 推薦他到燕京大學國文系任教 先秦諸子繫年 什麼叫做繫年呢 就是說老子哪家出生 做什麼做什麼到死 孔子哪家出生 但是張三說李四說都不一樣 他考證 這個下了最大的功夫了 沒有第二人了 它這是傳世之作 第一個代表錢穆先生的學術成就 1930年 錢先生任教燕京大學後 發表劉向欽父子年譜一文 駁斥康有為 新學偽經考一書中 指稱禮記 為劉歆所偽造之說 震驚北京學術界 大學中誰敢反抗 對那個康有為唱反調啊 錢先生28個證據 一條一條錯錯錯 打敗了 日後我說打敗了 從此北京大學不用新學偽經考 不用康有為的書了 就錢先生的書 1937年抗戰爆發 在戰亂中輾轉任教於 西南聯大 成都齊魯大學 嘉定武漢大學 遵義浙江大學 無錫江南大學 期間 錢先生出版強調夷夏之防的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以及宏觀鉅著國史大綱 闡述中國歷史及文明的成就 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他在裡面就告訴大家 為什麼能贏 他的這個民族生命力在哪裡 它的文化力在哪裡 他真正的一個民族的實力在哪裡 所以 他到民國32年底 都有發表 中國一定能贏 1949年 錢先生輾轉到香港 成立亞洲文商學院 借用三間中學教室 於夜間上課 1950年與友人另創新亞書院 致力於栽培有志青年 如余英時 金耀基等知名學者 他看到了 這麼多的流亡青年到了香港 睡在地上 睡在騎樓間 他不忍心 他覺得這些都是 將來國家的人才和棟樑 他們流離失所 我們一定要再教育他 1955年 錢先生獲頒香港大學榮譽博士 1960年赴美國耶魯大學講學 並獲頒名譽博士學位 其後分別於哈佛大學 及哥倫比亞大學講學 當時耶魯大學的代表非常驚奇 當把一切都弄定了以後 去看錢先生的辦公室 發覺在新亞書院 這麼小 圖書館這麼大 他大吃一驚 然後非常佩服他 然後知道他 一看就知道他的辦學精神 1967年 錢先生應蔣中正總統之邀 由港來臺 定居在臺北市外雙溪 名為素書樓 開始撰寫朱子新學案一書 1969年 錢先生在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究所授課 並利用素書樓的客廳 作為講學場所 慕名前來聽課的學生眾多 錢先生講課的方法 非常風趣 有的時候也有點意氣風發 有的時候會拍桌子 有的時候會講講 當時的政治人物也好 或者是學術界的人物也好 他每次都是足足的講到兩個多小時 1968年 錢先生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隔年應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之聘 擔任特約研究員 錢先生長期在素書樓 致力於講學和著述 晚年雖視力衰退 但仍隨時提出新觀點 1987年 由夫人將之整理出版 晚學盲言一書 這一百年來 在史學上的大師是很多的 但是最有成就的 有四位老先生 第一位是呂思勉先生 第二位是陳瑗庵先生 叫陳垣 字瑗庵 第三位是陳寅烙先生 第四位是錢穆 賓四先生 但是論著作的多 功力的深 界境的高 錢先生第一 比那三位先生高一籌 他這一生其實很簡單 一輩子 讀書 教書 教書 讀書 錢先生一生的教育事業 由小學 中學 師範 大學 最後成為史學大師 他認為教育是一種具有永恆價值的工作 並常以不要只是種桃 種李 種春風 也要種松 種柏 種永恆 勉勵學生 閱讀完整講稿 關於 分享 製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 類型 影片 製作年份 2009 關鍵字 / 詞 教育、教育人物、錢穆、史學家、素書樓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社群 本篇影片資源網址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檢舉原因: 影音檔案播放路徑 mpd 播放路徑1 m3u8 播放路徑2 會員專屬功能 請先登入會員,方能使用該功能 登入愛學網簡單快速,愛學網提供豐富教學影片資源,會員登入後有課程地圖、虛擬教室、收藏教學影片、下載教學影片、下載教學手冊...等,提供老師及學生更多更完整的教學功能。
影片標題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Ⅳ:史學泰斗─錢穆(1895~1990) 影片說明 錢穆(1895-1990)江蘇無錫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中學創校人。現代四大史學家中論著多、功力深、境界高之第一人。認為教育是一種具有永恆價值的工作,不要只是種桃、種李、種春風,也要種松、種柏、種永恆。 影片章節 選擇影片章節播放 第一段,中學時受屠孝寬、呂思勉啟蒙,立志於經史研究 第二段,於香港成立「亞洲文商學院」創「新亞書院」致力於栽培有志青年 第三段,受邀來台,長期於素書樓講學和著述 第四段,錢穆大事紀 滿意度調查 收藏 檢舉 影片下載 下載影片後設資料 × 本影片完整講稿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IⅤ:錢穆 錢穆 1895年 生於今江蘇省無錫縣 七歲接受傳統私塾教育 十歲進入無錫私立果雨小學就讀 三年後考上常州中學堂 在屠效寬 呂思勉 兩位老師的教誨之下 錢先生立至於經史研究 他們兩位呢 是錢先生自己認為 是他在中學時代 影響他最大的兩位老師 也是算是研究歷史啟蒙的老師 1911年 錢先生轉入南京私立中英中學 不久辛亥革命爆發 中英中學應局勢不穩被迫解散 錢先生輟學返家 從此未再受學校教育 轉而從事教育工作 是在地區性的小學教書 所以他開始去注意整個的 當時發生的世界大事 都是靠著報紙 1912年 錢先生出任無錫三兼小學教師 他效法古人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之精神 於191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 論語文解 1923年 錢先生擔任無錫第三師範學校國文老師 自行編篆講義 此為錢先生開展學術道路的契機 錢先生任教第二年編著的講義 結集成論語要略一書 第三年編著孟子要略 而第四年完成國學概論一書 至今仍是國學的重要教材 他說重要的是一個幾千年下來的 民族的思想和學術 必然有它的一致性 1935年 錢先生出版先秦諸子繫年一書 此書尚未正式出版 就被著名學者顧頡剛先生所賞識 推薦他到燕京大學國文系任教 先秦諸子繫年 什麼叫做繫年呢 就是說老子哪家出生 做什麼做什麼到死 孔子哪家出生 但是張三說李四說都不一樣 他考證 這個下了最大的功夫了 沒有第二人了 它這是傳世之作 第一個代表錢穆先生的學術成就 1930年 錢先生任教燕京大學後 發表劉向欽父子年譜一文 駁斥康有為 新學偽經考一書中 指稱禮記 為劉歆所偽造之說 震驚北京學術界 大學中誰敢反抗 對那個康有為唱反調啊 錢先生28個證據 一條一條錯錯錯 打敗了 日後我說打敗了 從此北京大學不用新學偽經考 不用康有為的書了 就錢先生的書 1937年抗戰爆發 在戰亂中輾轉任教於 西南聯大 成都齊魯大學 嘉定武漢大學 遵義浙江大學 無錫江南大學 期間 錢先生出版強調夷夏之防的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以及宏觀鉅著國史大綱 闡述中國歷史及文明的成就 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他在裡面就告訴大家 為什麼能贏 他的這個民族生命力在哪裡 它的文化力在哪裡 他真正的一個民族的實力在哪裡 所以 他到民國32年底 都有發表 中國一定能贏 1949年 錢先生輾轉到香港 成立亞洲文商學院 借用三間中學教室 於夜間上課 1950年與友人另創新亞書院 致力於栽培有志青年 如余英時 金耀基等知名學者 他看到了 這麼多的流亡青年到了香港 睡在地上 睡在騎樓間 他不忍心 他覺得這些都是 將來國家的人才和棟樑 他們流離失所 我們一定要再教育他 1955年 錢先生獲頒香港大學榮譽博士 1960年赴美國耶魯大學講學 並獲頒名譽博士學位 其後分別於哈佛大學 及哥倫比亞大學講學 當時耶魯大學的代表非常驚奇 當把一切都弄定了以後 去看錢先生的辦公室 發覺在新亞書院 這麼小 圖書館這麼大 他大吃一驚 然後非常佩服他 然後知道他 一看就知道他的辦學精神 1967年 錢先生應蔣中正總統之邀 由港來臺 定居在臺北市外雙溪 名為素書樓 開始撰寫朱子新學案一書 1969年 錢先生在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究所授課 並利用素書樓的客廳 作為講學場所 慕名前來聽課的學生眾多 錢先生講課的方法 非常風趣 有的時候也有點意氣風發 有的時候會拍桌子 有的時候會講講 當時的政治人物也好 或者是學術界的人物也好 他每次都是足足的講到兩個多小時 1968年 錢先生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隔年應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之聘 擔任特約研究員 錢先生長期在素書樓 致力於講學和著述 晚年雖視力衰退 但仍隨時提出新觀點 1987年 由夫人將之整理出版 晚學盲言一書 這一百年來 在史學上的大師是很多的 但是最有成就的 有四位老先生 第一位是呂思勉先生 第二位是陳瑗庵先生 叫陳垣 字瑗庵 第三位是陳寅烙先生 第四位是錢穆 賓四先生 但是論著作的多 功力的深 界境的高 錢先生第一 比那三位先生高一籌 他這一生其實很簡單 一輩子 讀書 教書 教書 讀書 錢先生一生的教育事業 由小學 中學 師範 大學 最後成為史學大師 他認為教育是一種具有永恆價值的工作 並常以不要只是種桃 種李 種春風 也要種松 種柏 種永恆 勉勵學生 閱讀完整講稿 關於 分享 製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 類型 影片 製作年份 2009 關鍵字 / 詞 教育、教育人物、錢穆、史學家、素書樓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社群 本篇影片資源網址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