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進階搜尋 領域學科: 領 域 請選擇領域別 語文領域-國語文語文領域-英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數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科技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本土語(閩東語)本土語(原住民族語)新住民族語臺灣手語請選擇領域別請選擇領域別語文領域-國語文語文領域-英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數學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科技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社會領域本土語(閩東語)本土語(原住民族語)新住民族語臺灣手語 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請選擇學習階段 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請選擇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請選擇學習表現 議 題: 請選擇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家庭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資訊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請選擇議題請選擇議題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科技教育能源教育家庭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資訊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閱讀素養教育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核心素養: 請選擇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請選擇核心素養請選擇核心素養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年度期間: 請選擇年度期間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 請選擇年度期間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製作單位: 請選擇製作單位 本院 其他 請選擇製作單位請選擇製作單位本院其他 搜尋方式: 精確 模糊 註冊 / 登入 服務導覽
影片標題蜂迴路轉追夢者:吳俊賢 影片說明 從小在蜂農家庭長大的吳俊賢,一開始並不想成為蜂農,高中畢業之後,因對未來茫然,所以只好暫時留在家裡幫忙養蜂。直到921之後,因為看到許多社會資源進駐南投幫忙他們站起來,於是他決定從自創品牌出發,希望結合眾人之力,將中寮鄉打造成為「養蜂聚落」。而透過他的成功經驗,也讓學生們知道行行出狀元。 滿意度調查 收藏 檢舉 影片下載 下載影片後設資料 × 本影片完整講稿蜂迴路轉追夢者:吳俊賢 牠就是蜂王 整箱的蜜蜂靠牠生蛋 牠在青春的時候 一天能下1500顆至2000顆的蛋 每一天喔 在南投中寮鄉的山上 養蜂人吳俊賢 正準備清理蜂箱 不過第一步驟 得要先安撫蜜蜂的情緒 現在就是用燻煙器 燻一下蜜蜂比較不會那麼兇 這個餵糖器拿起來 再燻一遍 蜜蜂就會跑下去了 談到如何養蜂 吳俊賢講得頭頭是道 不過成為養蜂人家 並不是他當初的志願 其實小時候我是很排斥養蜂的 每次爸媽 國小國中的時候 都會叫去蜂場幫忙夾蟲 夾幼蟲 挖蜂王乳 我都說不要 我要去讀書 養蜂人家的辛苦 吳俊賢的父母親也知道 所以父母親也希望吳俊賢用功讀書 但偏偏吳俊賢的課業成績並不理想 其實高中畢業之後 那時候還是很茫然 然後就先去當兵 當完兵回來的時候啊 我那些同學嘛 有的做水電工 有的做土木工程 然後有的去上班 然後讀書好的就當老師 那像我這種不上不下的 說真的 我那麼胖 水電工我也沒有辦法做 要去上班人家也不一定要 22歲的時候 吳俊賢並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職業 於是決定先留在家鄉 和父母一起養蜂 那時候應該是養蜂覺得怕累吧 但是那時候還不是很真心的去養蜂 只是那時候想度日子而已 對剛服完兵役的吳俊賢來說 養蜂 只是度日子 直到921地震之後 吳俊賢看到毀損的家園 看到了社會各界進駐南投的協助資源 吳俊賢才有了認真養蜂的想法 921之後很多人來幫助我們 讓我們去了解 去看 其實我覺得一些不認識你的人 然後 你完全真的不認識的人 從外面來到你自己的家鄉 來關心你們 來幫助你們 然後去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家鄉 我們自己住在這裡土地的人 你又不去了解的話 我會覺得 那別人都那麼關心你 你為什麼自己不認真一點 把自己家鄉的東西把它推出去 決定把養蜂 當成是未來事業的吳俊賢 開始積極找尋養蜂資訊 不斷吸收新的知識 覺得人生真的很無常 你不能再這樣子晃下去了 所以才下去養蜜蜂 去認識蜜蜂 對他投入那種感情 真的去了解蜜蜂怎麼養 去怎麼生產 然後家鄉有什麼環境 而由於中寮鄉人口外流嚴重 養蜂場用聘請員工都很困難 從養蜂到採蜜 吳俊賢和太太都只能靠自己 其實養蜂場我剛開始進去時沒有恐懼 他們都沒有全副武裝啊 我也傻傻的想說不會叮他也不會叮我 我也跟著走 真正被叮到是在做蜂王乳的時候 手不小心去壓到牠 然後才知道說 我要全副武裝 我要保護自己 然後一天就是頭都低著 就是牠的東西都很細小 都是很小隻 而且都是非常脆弱 然後你要很小心翼翼 不然就會傷害到牠這樣子 以前都是塑膠的 這個燈也不是像這種燈 以前是那種鐵片 而且整個額頭是發燙的 所以會墊一個布在額頭 像一個金剛箍這樣子 對呀 所以只要戴上去就開始痛苦 而且一天早上8點戴到下午6點 這是花粉採集器 蜜蜂有六隻腳嘛 後面兩隻腳會採花粉回來 我們利用這個原理讓蜜蜂 從這邊洞鑽過去 花粉就會掉下來 掉在盒子裡面 這就是今天的花粉 其實 在吳俊賢心裡 最想做的 就是把中寮鄉的好蜂蜜推展出去 於是他開始參加展售會 但第一次的經驗 卻讓他很受傷 那時候我信心滿滿 說我家的蜂蜜很好 然後我要去報名 我就拿了我家傳統的五斤的 拿去給人家看 看了之後 就被打槍了 真的很不服氣 他贏在什麼 贏在包裝而已 然後那個人就說 他就跟我說 你的不行 你的包裝很醜 不行不行 其實我就想法就改變了 不服氣的吳俊賢 有了開創品牌的想法 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 請設計師設計了品牌 每個週末假期 他和太太就開著車子北上南下 到處參加展售會 到禮拜五的時候 就早上工作完之後 禮拜五晚上就 我老婆分裝蜂蜜貼標籤 然後一大堆有的沒的 然後把全部東西都準備好了堆上車 然後凌晨3 4 點車開著往台北出發 有時候我們出去賣了兩天回來 賣了900塊 整車滿載而歸 滿載而歸回來的時候 有時候還會聽到長輩說 這兩天我在家賣多少 你們出去兩天那麼久賣900塊 但是我覺得那是給我一個動力 你愈覺得我做不到 我就要證明給你看 吳俊賢的堅持有了成績 透過媒體的報導 打響了名號 為了吸引年輕人回鄉養蜂 吳俊賢從技術到設備 都願意提供協助 我就想說 在中寮這邊教多一點的人養蜂 你目前沒資金沒資源 我就說沒關係 你缺什麼告訴我 你缺蜜蜂我給你蜜蜂 你缺技術我給你技術 我來教你 而同樣身為中寮鄉的年輕人 陳韋震先生 就是受到吳俊賢的感動號召 跟著吳俊賢一起學習養蜂的技術 其實一開始我對蜂蜜 我也是覺得 蜂蜜就是蜂蜜 真的 我一開始真的是這樣 可是跟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才發覺 喔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我第一次走進蜂場 去掀蜂箱 我也覺得說 我不要去弄牠 牠應該也不會來弄我 他有教我 你就把蜂當成是人 你怎麼對牠 牠就會怎麼對你 我是覺得說 他對蜂很有感情 他對他這個產業 不是單純就是說 我要賺錢 不管面對什麼挫折 吳俊賢總是樂觀以對 而他的人生哲學 吳俊賢說 就是從蜜蜂身上學到的 其實你看喔 蜜蜂很耿直喔 牠今天很勤勞 天剛亮就飛出去採蜂蜜花粉回來 但是經過我們人類把它拿走之後 牠回來牠不會抱怨 說誰誰誰偷走我的蜂蜜 誰偷走我的食物 牠還是又飛出去 又採回來 從來不抱怨 牠不會說我今天東西不見了 我做白工我就罷工 牠從來不會 雖然從小生長在偏鄉 但經過努力 吳俊賢從養蜂第二代 變成了養蜂達人 吳俊賢說只要有了目標 認真去做 一樣可以找到成功之路 我是覺得 對的事情 正確的事情 堅持到底去做下去 不要說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放棄 其實人一定會遇到困難 那是在所難免 但是要看你怎麼去把它改變 只要是對的事 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吳俊賢 閱讀完整講稿 關於 分享 製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 類型 影片 製作年份 2014 關鍵字 / 詞 名人講堂, 吳俊賢,蜂農,中寮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instagram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社群 本篇影片資源網址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 × 檢舉原因: × 影音檔案播放路徑 mpd 播放路徑1 m3u8 播放路徑2 會員專屬功能 × 請先登入會員,方能使用該功能 登入愛學網簡單快速,愛學網提供豐富教學影片資源,會員登入後有課程地圖、虛擬教室、收藏教學影片、下載教學影片、下載教學手冊...等,提供老師及學生更多更完整的教學功能。
影片標題蜂迴路轉追夢者:吳俊賢 影片說明 從小在蜂農家庭長大的吳俊賢,一開始並不想成為蜂農,高中畢業之後,因對未來茫然,所以只好暫時留在家裡幫忙養蜂。直到921之後,因為看到許多社會資源進駐南投幫忙他們站起來,於是他決定從自創品牌出發,希望結合眾人之力,將中寮鄉打造成為「養蜂聚落」。而透過他的成功經驗,也讓學生們知道行行出狀元。 滿意度調查 收藏 檢舉 影片下載 下載影片後設資料 × 本影片完整講稿蜂迴路轉追夢者:吳俊賢 牠就是蜂王 整箱的蜜蜂靠牠生蛋 牠在青春的時候 一天能下1500顆至2000顆的蛋 每一天喔 在南投中寮鄉的山上 養蜂人吳俊賢 正準備清理蜂箱 不過第一步驟 得要先安撫蜜蜂的情緒 現在就是用燻煙器 燻一下蜜蜂比較不會那麼兇 這個餵糖器拿起來 再燻一遍 蜜蜂就會跑下去了 談到如何養蜂 吳俊賢講得頭頭是道 不過成為養蜂人家 並不是他當初的志願 其實小時候我是很排斥養蜂的 每次爸媽 國小國中的時候 都會叫去蜂場幫忙夾蟲 夾幼蟲 挖蜂王乳 我都說不要 我要去讀書 養蜂人家的辛苦 吳俊賢的父母親也知道 所以父母親也希望吳俊賢用功讀書 但偏偏吳俊賢的課業成績並不理想 其實高中畢業之後 那時候還是很茫然 然後就先去當兵 當完兵回來的時候啊 我那些同學嘛 有的做水電工 有的做土木工程 然後有的去上班 然後讀書好的就當老師 那像我這種不上不下的 說真的 我那麼胖 水電工我也沒有辦法做 要去上班人家也不一定要 22歲的時候 吳俊賢並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職業 於是決定先留在家鄉 和父母一起養蜂 那時候應該是養蜂覺得怕累吧 但是那時候還不是很真心的去養蜂 只是那時候想度日子而已 對剛服完兵役的吳俊賢來說 養蜂 只是度日子 直到921地震之後 吳俊賢看到毀損的家園 看到了社會各界進駐南投的協助資源 吳俊賢才有了認真養蜂的想法 921之後很多人來幫助我們 讓我們去了解 去看 其實我覺得一些不認識你的人 然後 你完全真的不認識的人 從外面來到你自己的家鄉 來關心你們 來幫助你們 然後去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家鄉 我們自己住在這裡土地的人 你又不去了解的話 我會覺得 那別人都那麼關心你 你為什麼自己不認真一點 把自己家鄉的東西把它推出去 決定把養蜂 當成是未來事業的吳俊賢 開始積極找尋養蜂資訊 不斷吸收新的知識 覺得人生真的很無常 你不能再這樣子晃下去了 所以才下去養蜜蜂 去認識蜜蜂 對他投入那種感情 真的去了解蜜蜂怎麼養 去怎麼生產 然後家鄉有什麼環境 而由於中寮鄉人口外流嚴重 養蜂場用聘請員工都很困難 從養蜂到採蜜 吳俊賢和太太都只能靠自己 其實養蜂場我剛開始進去時沒有恐懼 他們都沒有全副武裝啊 我也傻傻的想說不會叮他也不會叮我 我也跟著走 真正被叮到是在做蜂王乳的時候 手不小心去壓到牠 然後才知道說 我要全副武裝 我要保護自己 然後一天就是頭都低著 就是牠的東西都很細小 都是很小隻 而且都是非常脆弱 然後你要很小心翼翼 不然就會傷害到牠這樣子 以前都是塑膠的 這個燈也不是像這種燈 以前是那種鐵片 而且整個額頭是發燙的 所以會墊一個布在額頭 像一個金剛箍這樣子 對呀 所以只要戴上去就開始痛苦 而且一天早上8點戴到下午6點 這是花粉採集器 蜜蜂有六隻腳嘛 後面兩隻腳會採花粉回來 我們利用這個原理讓蜜蜂 從這邊洞鑽過去 花粉就會掉下來 掉在盒子裡面 這就是今天的花粉 其實 在吳俊賢心裡 最想做的 就是把中寮鄉的好蜂蜜推展出去 於是他開始參加展售會 但第一次的經驗 卻讓他很受傷 那時候我信心滿滿 說我家的蜂蜜很好 然後我要去報名 我就拿了我家傳統的五斤的 拿去給人家看 看了之後 就被打槍了 真的很不服氣 他贏在什麼 贏在包裝而已 然後那個人就說 他就跟我說 你的不行 你的包裝很醜 不行不行 其實我就想法就改變了 不服氣的吳俊賢 有了開創品牌的想法 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 請設計師設計了品牌 每個週末假期 他和太太就開著車子北上南下 到處參加展售會 到禮拜五的時候 就早上工作完之後 禮拜五晚上就 我老婆分裝蜂蜜貼標籤 然後一大堆有的沒的 然後把全部東西都準備好了堆上車 然後凌晨3 4 點車開著往台北出發 有時候我們出去賣了兩天回來 賣了900塊 整車滿載而歸 滿載而歸回來的時候 有時候還會聽到長輩說 這兩天我在家賣多少 你們出去兩天那麼久賣900塊 但是我覺得那是給我一個動力 你愈覺得我做不到 我就要證明給你看 吳俊賢的堅持有了成績 透過媒體的報導 打響了名號 為了吸引年輕人回鄉養蜂 吳俊賢從技術到設備 都願意提供協助 我就想說 在中寮這邊教多一點的人養蜂 你目前沒資金沒資源 我就說沒關係 你缺什麼告訴我 你缺蜜蜂我給你蜜蜂 你缺技術我給你技術 我來教你 而同樣身為中寮鄉的年輕人 陳韋震先生 就是受到吳俊賢的感動號召 跟著吳俊賢一起學習養蜂的技術 其實一開始我對蜂蜜 我也是覺得 蜂蜜就是蜂蜜 真的 我一開始真的是這樣 可是跟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才發覺 喔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我第一次走進蜂場 去掀蜂箱 我也覺得說 我不要去弄牠 牠應該也不會來弄我 他有教我 你就把蜂當成是人 你怎麼對牠 牠就會怎麼對你 我是覺得說 他對蜂很有感情 他對他這個產業 不是單純就是說 我要賺錢 不管面對什麼挫折 吳俊賢總是樂觀以對 而他的人生哲學 吳俊賢說 就是從蜜蜂身上學到的 其實你看喔 蜜蜂很耿直喔 牠今天很勤勞 天剛亮就飛出去採蜂蜜花粉回來 但是經過我們人類把它拿走之後 牠回來牠不會抱怨 說誰誰誰偷走我的蜂蜜 誰偷走我的食物 牠還是又飛出去 又採回來 從來不抱怨 牠不會說我今天東西不見了 我做白工我就罷工 牠從來不會 雖然從小生長在偏鄉 但經過努力 吳俊賢從養蜂第二代 變成了養蜂達人 吳俊賢說只要有了目標 認真去做 一樣可以找到成功之路 我是覺得 對的事情 正確的事情 堅持到底去做下去 不要說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放棄 其實人一定會遇到困難 那是在所難免 但是要看你怎麼去把它改變 只要是對的事 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吳俊賢 閱讀完整講稿 關於 分享 製作者 國家教育研究院 類型 影片 製作年份 2014 關鍵字 / 詞 名人講堂, 吳俊賢,蜂農,中寮 授權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instagram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社群 本篇影片資源網址 上一則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