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學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學校照片](/data/school/D070301_t0.jpg?1734578239074)
校園簡介
一、校史:1919年(大正8年),總督府在同化政策教育下頒布《臺灣教育令》,提供臺人中等教育,彰化高女在4月1日依照《臺灣教育令》成立,5月27日舉行開校式,專供臺籍女子就讀,稱「臺灣公立彰化女子高等普通學校」,此時中部還有另一所臺中高等女學校(今臺中女中),以招收日籍女子為主。1922年(大正11年)總督府再公布第二次《臺灣教育令》,將臺、日教育制度劃一,確立中等以上內臺共學,撤廢日、臺區別,將專供臺人就讀的「普通」二字去除,修業年限改為4年。又因當時的師範學校僅收男生,1922年彰女開始附設「講習科」,以培育女子師資,修業年限為一年,入學者為高等女學校4年課程修滿者,或具同等以上學歷者;同時彰化女子公學校(今彰化市民生國小)成為高女講習科的附屬公學校。所謂的「高等普通學校」或「高等女學校」,相當今日的中學階段(國一至高一),以基礎教育為主,脫離早期女子的技藝教育,朝全方面的現代學科教學,以培養日本精神和涵養婦德的目標下,現代教育的「新女性」於焉誕生。 戰後,彰化高女因應政權轉換更名為「臺灣省立彰化女子中學」,丑澤蘭自1945年12月17日奉令接收彰女,為戰後第一任校長,亦定下接收日為彰女校慶。1968年,臺灣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結束高中與初中合流制度,因此8月由原來的中學改名為「臺灣省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僅招收高中學生,而原來的初中共計有25屆,至1970年完全畢業。1999年政府為提高行政效率,進行省虛級化,原省立高中改為國立單位,故在2000年2月1日改名為「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迄至今日。 二、學校特色 位於彰化市市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方便彰女學生通勤就學。 環境優雅,大樹林立,「小黑家族」與全校師生和諧共處。 教師素質優良,熱忱專業,傳道授業解惑樂在其中。 學生品學兼優,學姊帶學妹,自然形成優良自由學風。 社團活動多采多姿,能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律、自治能力。 開設多元選修課程,兼顧各種性向學生學習需求。 圖書館設備自動化,設置李仲生紀念藝廊定期舉辦藝文美展。開辦數理、語文資優教育,幫助資賦優異學生深化學習。校史悠久,文風鼎盛,為國家培育無數菁英,校友遍佈海內外社會各階層,並正式成立全國校友會。推動志工服務,成立學生志工、家長志工、小燈塔校友志工,推廣「服務學習」理念。 培養學生國際觀,開設第二外語課程,延聘外國語教師,推動海外教育旅行。推動科學教育,鼓勵女性從事科學研究,推動兩性平等教育。 樂儀旗隊社團訓練有素,經常應邀至大型活動中演出迭獲好評。配合高中職優質化政策,使用社區資源,使本校成為北彰化高中職聯盟學校之一。積極推動綠化、美化校園政策,校園各處配置師生的美術作品,將公共空間藝術化。建構健康學校環境,落實校園環保工作,獲環保署評為環保績優學校。培養國台英語演講選手,年年獲得縣級以上大賽優勝,人才輩出。
基本資訊
-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